中国兰州网9月1日消息 记者从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管理系统培训会上获悉,未来我省58个连片特困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将全部采用实名制登记,逐个建立档案,与学生学籍挂钩等办法,进一步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采用实名制管理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启动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使我省58个连片特困县的231万农村中小学生吃上了营养餐。为保障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国家和省上制定出台一系列相配套的实施政策,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此次我省规定营养改善计划采用实名制登记,就是为了对营养计划的管理更趋科学化。
我省的营养改善计划受到教育部督导团肯定。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8月25日至29日,教育部监察局副局长陈瑞武带领教育部监察局、财务司和全国学生营养办等相关人员对我省的营养改善计划进行督导。督导团认为,甘肃虽然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市县财政极度困难,但是每个贫困县都全力以赴,克服各种困难,为保证让每天每人三元钱都能吃到孩子嘴里,想方设法创新供餐模式和餐谱,使营养改善计划落到实处。
拒绝各种形式克扣截留专项资金
此外,对于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管理,国家曾经出台的相关规定,明令要求,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的监管,专项资金应当足额用于为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不得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和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教育部要求各地应当定期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次等信息,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不得用专项资金抵减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