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努力,兰州新区于今年八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跻身国家级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起步不过短短数年,能跃升为“国字号”新区,兰州新区无疑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那么,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将为兰州乃至甘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发展前景?这是成为兰州市民和无数网民近期关注的焦点话题。
跻身国家级带来机遇多多
金秋八月,兰州迎来佳讯: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正式升格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9月7日上午,一场面向国内外推介兰州新区的新闻发布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在京召开。跃升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一度饱受争议的新区开发实现“华丽转身”,此事件迅速成为全国媒体竞相关注的焦点,也在网上论坛里引起网民热切讨论。兰州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地处西北的兰州由此被推到了新车轮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
当前,新区开发已成为一个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成为各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和所在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说,兰州新区的升格对兰州市、甘肃省甚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都意义非凡。正如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在生产力布局平衡决策上对少数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地带实行重点开发,可逐步实现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转变。“与分散投资而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的情况相比,开发区的建设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有限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回报率的高低投向对经济有决定意义、而且有最优经济效益的地区,进而带动全局发展。”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精英杨晓刚先生这样表达观点。
兰州位于祖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和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独具的区位优势使其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兰州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兰州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展以兰州新区为核心的外围盆地,进而提高兰州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后,兰州中心城区将与白银、秦王川形成甘肃新的经济发展‘金三角’,而一系列优惠政策等的覆盖,将使兰州新区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集聚产业,吸引投资,快速成为一个产业集聚发展的洼地。”
其实,早在建立之初,兰州新区就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许多关注新区发展的人士则表示,此番晋升为国家级新区之后,从国家层面,还将会有一系列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重大政策出台。政协委员、某地产企业老总刘刚说,“兰州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必然会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因为优惠的政策是吸引资金和项目的关键所在,而政策的‘洼地效应’最终体现在产业和项目的集聚发展上。”
距离兰州38.5公里、西宁198公里、银川420公里,位于甘青宁三省的核心地带……周边与白银、临夏、定西、武威、甘南、临洮等县市相邻……这一切构成了兰州新区独具的区位优势。从2010年8月成立筹委会,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后升格为国家级,兰州新区终于破茧而出。秦王川,这个以前并不为人熟知的地方,如今成了兰州至乃至甘肃跨越发展的全新平台。
很多经济学家从全国大格局的发展视角看待兰州新区的升格,认为建设兰州新区,有利于兰州发挥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特大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共同形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撑。这一观点在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印证:“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民族交汇融合地区,是中原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在记者采访中,许多专家和教授认为,把兰州新区建设成西部地区的特区,当前正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市委党校管理科学教研部的于金凤教授说:“国家级新区是区域发展中一种高规格的制度支持,包括税收上的减免,项目落户上的照顾,土地政策上的优惠,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先行先试权,通过政策上的倾斜,使项目、资金、资源迅速向明星区域集中,可以催生出一个新的GDP高地。兰州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后,兰州、白银、秦王川将形成甘肃新的经济三角区,成为甘肃新的GDP高地。”。她认为,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甘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确定的中心城市,甘肃能不能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关键看兰州,兰州的转型跨越、率先崛起,对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直接决定着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无疑,兰州新区的升级,使兰州转型跨越、率先崛起有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