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19日电题:波澜不惊 和谐畅通--春运首日济南见闻
新华社记者吕福明 袁军宝
19日,全国春运第一天。因学生流高峰已提前过去,记者在济南火车站、济南长途客运站等交通运输枢纽看到,春运首日济南客流量没有出现几天前的高潮,整个客运场面热烈而不拥挤,畅通而有序。
“购票难”得到缓解 当天的票也能买到
在济南火车站售票大厅内,没有出现往年水泄不通的购票场面,每个售票窗口排队的人数不超过10人。在大厅上方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各个车次的车票变化情况。记者看到,19日上午青岛至北京南、济南至青岛等省内线路仍有大量坐票和硬卧票,而发往哈尔滨、西安、金华西、长沙、汉口等站的车次,也有站票发售。
济南火车站在站前广场临时增设了10个服务窗口,优先为农民工办理购票事宜,其中有几个窗口集中发售当日车票。苏北农民工刘向前与3个同伴,在火车站广场临时售票口买到了当天到徐州的车票。他笑着说:“没想到今天的车票这么好买,还有座位。”
在日发送客流量更大的济南长途客运站,旅客几乎是随到随走,出行显得更加便捷。据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介绍,19日的旅客发送量预计为6.5万人次,比正常时的5万人有所增加,但总体压力不大,春运最高峰车站可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次。
春节出行多了几分从容 大包小包已不多见
在济南火车站二楼候车大厅,铁路公安人员正在抽检乘客的车票和行李。来自四川的农民工鲁志根提着一个大的蛇皮袋子十分引人注目。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继续在外打工,不回家过年了。昨天刚买了到无锡的车票。”27岁的鲁志根家中孩子刚刚一岁,尽管在外每月只能拿到1700元,但外出务工仍是生活的主要来源,那个蛇皮袋里装着他所有的新年希望。
但记者注意到,像鲁志根这样背着大包步履匆忙的行人已不多见,更多的行人只是随身带一个便包,出行更加从容。山东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王怡显得一身轻松,他对记者说,同学们多提前回家了,自己因学校有点事没处理完,所以走得晚了些。因到重庆路途较远,他买了一张卧铺票,回到家要第二天了。
在济南长途客运站工作了13年的朱密说,从近年来旅客行李的变化可看出人们出行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前的农民工很容易辨别,并不整齐的穿着和超大的编织袋是他们最明显的特征,但近些年来,这样的农民工已越来越少。
如今,人群中多了年轻农民工的身影,他们衣服样式新潮多样,行李中少了大个的编织袋,多了便捷的拉竿箱。“现在年轻人一般不会在回家的时候买大包小包的礼物了,一是因为春节携带不方便,二是现在基本的东西哪都能买到,像回家带鱼、水果的基本没有了。”朱密说。
乘客感受冬天里的温暖 客运环境得到改善
为营造和谐春运氛围,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今年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出行的人们感受到冬天里的温暖。
春运首日,济南长途汽车站充满浓浓的春节气氛。在候车厅门口两侧贴有一幅红色对联:笑迎四海宾,诚送八方客;在高大宽敞的候车大厅内,摆放着高大的刻有“免年大吉,新年快乐”字样的火红剪纸雕塑,显得十分喜庆,年味十足。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推着送水车,为乘客送去热水。
从7点开始,毕苇就站到了火车站候车大厅值班站长的服务台前,笑容可掬地为前来问询的乘客解答疑问。她告诉记者,自己是首次站到这个岗位上,要值班到晚上7点。这几天客流量一直不断,旅客上车始终保持畅通无阻。记者注意到,不断有旅客拿着车票向她打听候车室的位置或其他事宜,让她一刻都不得闲。
据济南火车站介绍,当日火车站预计将发送3.8万人次,主要以学生流和民工流为主,没有出现大的客流高峰。德州禹城市农民工经过几次转车,从昆明来到济南,即将踏上回家的列车。他说:“一路走下来,虽然路途远、几经周折,但总体感觉车站的服务人员态度很好,让人从心里感到暖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