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面对的难题。只有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纽约、东京、香港等特大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都在80%以上。就成都而言,除了大力实施道路、快速路网建设和加强交通管理外,加快地铁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意义显得非常重大。
今年10月8日开始,我市实施二三环间汽车尾号限行措施,同时,我市采取优化公交服务、强化交通管理等六项措施,引导市民乘坐公交、地铁。从10月10日到明年6月30日,成都44条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地铁票价8折优惠、加密地面公交线网密度等,方便市民出行,中心城区拥堵状况得到适度缓解。
今年9月16日成都地铁2号线开通试运营,成都地铁迈入2.0网络化时代,地铁新线的开通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昨日,位于滨江路的地铁施工现场传出好消息,地铁3号线首台盾构机已经完成下井和调试工作,将在明日正式开始掘进,这意味着3号线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该线距离2015年的开通试运营又近了一步,对市民而言,未来掐着时间表出行将不再是梦。
地铁
建设篇
3号线首台盾构机明日开掘 每日掘进30米
昨日下午2时,位于锦西路的地铁3号线工地内,施工人员在10余米深的地下正在对盾构机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从本月14日开始吊装下井,该盾构机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调试后,正式宣布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将于明日开始掘进。
“这将是地铁3号线第一台始发的盾构机,意味着该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施工方中铁隧道地铁3号线2标项目经理程瑞明介绍,该盾构掘进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多月,盾构机将连续穿越主干道、锦江河道,以及周边建筑。其中在穿越锦江时,隧洞距离河床8米,距离桥墩柱仅3米,为了确保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将采取全程监控、墩柱加固、掘进中补浆、掘进完成后补浆等4道防护措施,其掘进速度为30米左右,预计该段(从高新大道站到春熙路盾构区间)将在2014年的8月洞通,从而确保2015年该线顺利通车试运营。
同时,地铁4号线方面其公平站、文家站以及起点至公平站明挖区间、公平站至文家站的明挖区间等土建结构全部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洞通时间将由2014年5月提前至2014年2月,80%的车站将在近期完成主体施工与盾构机进场。
运营篇
2号线开通 日均换乘客流已超10万人次
历经4年多建设后,今年9月16日,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驶入”成都市民的生活。这条西起茶店子客运站,向东延伸止于成都行政学院站,作为横贯成都中心城区东西大动脉的2号线一期工程,至此与贯穿城区南北的1号线一期工程,共同构筑起成都地铁东西南北“十”字主骨架,成都地铁迈入多线运营时代。
到10月15日,2号线一期开通一个月期间,2号线一期客运量达到了610.69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20.36万人次,比1号线开通一月时的442万人次、平均每天约15万人次,有大幅增长。天府广场站作为换乘站,目前日均换乘客流已超过10万人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捷。
规划篇
2016年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新时代
了解到,《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通过住建部专家审查。至2020年,我市将新建轨道交通规模约183公里,加上已经开通运营的地铁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以及已经开工的2号线东西延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1号线南延线,我市轨道交通运营网总规模约291公里。其中1、2、3、4号线为城市骨干线,5、6、7号线为城市辅助线,7号线是一条环形线路,位于二、三环之间,完工通车时间预计是2016年,并与多条轨道交通放射线路相交,地铁基本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新时代。
公交
全年增车2020辆 公交分担率达26.46%
作为公共交通中另一个组成部分——公共汽车也在今年通过优化公交线网、延时公交服务、加大发车频率,方便市民公交出行。截至11月底,共完成了优化调整及新开线路113条。优化调整线路共58条,如3路、343路、14路、8路等,新开线路55条。完成了对67条公交线路的延时服务。配合尾号限行举措开行免费公交线路44条,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全面覆盖。
在硬件方面,全年完成新购置公交车2020辆,完成新建电子站牌600个。目前,我市正在制定成都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重点为2.5环至二圈城区域的公交线网规划布局,分片区逐步完成规划。完成了二环内(含二环)公交应急运力储备规划,对换乘系统进行优化,公交站牌上增设换乘线路查看。来自市公交集团的最新数据,现在常规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到26.46%。
交管
保障公交优先 后天实施第三批公交专用道
了解到,从后天开始我市将启动年内第三批公交专用道的实施,从而确保公交优先。“今年已分两批新增实施公交专用道34条、里程138.25公里、长度276.5公里。截至11月20日,中心城区已有78条主、次干道实施公交专用道。”据介绍,第三次新增的公交专用道为54.3公里,实施后全市公交专用道长度将达761.94公里,中心城区主干道覆盖率将达95.7%。
在不断增加公交车专用道覆盖率的同时,针对年内重大市政工程占道施工及片区交通实际,成都交管部门先后在二环路全线、解放路等7条放射性干道以及二、三环路之间区域实施了“尾号限行”的管控措施,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总量;在金祥路、蜀辉路等26条道路实施了单向或潮汐交通组织,使全市实施单向或潮汐交通组织的道路达到156条,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成都晚报 刘文藻 谢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