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吃铁强化盐的张女士,却被引导吃了十多年的碘盐,致使贫血症没有得到及时防治;原本轻微的脂肪肝,却因某保健食品误导,钱先生贻误了治疗良机……记者在济南舜耕山庄举办的2011年3·15维权现场看到,3·15消费者维权平台,在打击制假售假、服务低劣、价格欺诈等消费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因不当宣传引导、无良商家误导等行为引发的消费者合理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3·15维权平台却显得无能为力。
因地处碘缺乏地区,济南地区的居民大都吃碘盐。家住济南市工人新村的张女士身患严重贫血症,与其他人家一样,她全家吃碘盐也已多年。去年,医生告诉她,如果她长期食用铁强化营养盐而非碘盐,她的严重贫血症患或许早就好了。“不是宣传让大家都吃碘盐吗?为什么我却吃出了病?”张女士心里憋屈,却不只该向哪里讨个说法。
与张女士一样憋屈的还有喜欢喝酒的钱先生,3年前,钱先生查出患有轻微脂肪肝,医生提醒他少饮酒多锻炼,半年就见好。不料,在他居住的济南市一小区内,一家保健品公司向他推荐了一款护肝保健食品,宣称无需节制饮酒,只要食用3月,即能彻底消除脂肪肝。偏听偏信的钱先生一边吃保健品,一边继续嗜酒,近日,查出肝硬化中期。
“我该告谁?”“哪里能给个说法?”在今天的3·15消费维权现场,张女士和钱先生的问题难倒了接受投诉的消协工作人员。专家们说,与制售假冒伪劣等消费违法行为不同,在宣传引导或商家误导下,张女士与钱先生发生了不合理消费,并由此带来合理的消费权益遭受侵害。对此,3·15消费维权平台尚无解决之道。
如何实现消费者合理的消费权益,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了解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理性消费时代已然来临。在这一进程中,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掌握更多的基本消费知识,让消费明白起来;而企业则更应该将引导合理消费权益作为社会责任,朝着企业公民的目标迈进。尤为关键的是,作为推动科学消费的主流力量,政府、消协等组织,要强化引导功能,完善3.15消费维权内涵,尽快帮助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理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