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3月23日电(记者王志)针对当前政府部门热线电话多、效率低、百姓记不住等问题,济南市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推行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号受理”,规定除省级以上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有统一要求外,各级各部门原则上不再对外设立服务热线。
和国内多数城市一样,济南市多年前就开通“市长公开电话”,但原来只有一部电话、一个人。随着群众维权和参政意识增强,每天两千多个电话根本接不过来,群众诉求“难打通”。同时,政府部门数十条热线并存,且独立运行、效率低,群众“记不住、事难办”,造成政府资源浪费。
2008年9月,济南市整合38个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热线资源,在原“市长公开电话”基础上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实行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政府网“市长信箱”三位一体,“一号对外”、24小时受理市民诉求,职能涵盖公安、民政、市政公用、工商、卫生等30多个职能部门,为百姓提供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民生方面的咨询、求助等。
济南市政府秘书长许强介绍,对于群众反映的简单问题,由热线受理人员依据政策法规直接答复或通过“三方通话”方式当场答复;对无法即时解答的问题,形成工单转交具体承办单位根据规定限时办结,一般问题三天办结,最长不得超过七天。对情况复杂、反复出现的问题,通过市长专报由市领导批示专题协调办理,或者提交会议研究出台文件解决。
为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济南市制订监督考核办法,由市民热线办公室负责对转办件进行跟踪督办。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单位长期拖延不办或敷衍塞责、谎报办理结果的,给予通报批评,并根据工作需要,会同监察部门调查核实情况,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截至目前,已先后督查督办了50多名未良好履职的部门工作人员。
济南市市长张建国介绍,两年多来,济南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200多万件,日均处理近3000件,办结率超过97%,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为百姓解决了用水、用电、取暖、交通出行、子女上学等大量实际困难,成为创新社会管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被群众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