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既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也是第三届国际非遗节开幕后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不到上午9时,非遗博览园世纪舞主入口就已是人山人海。据初步统计,仅昨日一天,到非遗博览园参观的游客就超过10万人,这也是非遗博览园开园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天。
昨日上午11点半,非遗大道两旁已经聚满了游客,他们正在等待着欣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泸州雨坛彩龙表演。这也是在端午假期期间新增的表演展示项目之一。
当敲锣打鼓声响起时,22个泸州汉子分别舞起一条金龙和一条银龙,把誉为“东方活龙”的表演展现给现场的观众。舞者们将雨坛彩龙按连绵不绝的太极图案进行表演,套路变幻莫测。或脱衣、或翻滚、或叹气、或擦痒,极显龙之性情,在短短的10分钟内,舞者与龙的感情融为一体,达到了“人龙合一”的境界。
明后两天上午10时,在时空旅广场将展开乐山、南充主题日活动,来自两个市的文艺表演团队将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为游客展示各自的非遗文化特色。而在6月6日端午节当天,除了泸州雨坛彩龙表演外,来自南充的巡游队将在博览园为大家献上别具四川特色的非遗文化演出:阆中王皮影、川北灯戏、川北歌舞、变脸吐火等,保证让游客看得过瘾。
●专家解析
袁庭栋:
以前端午节是不亚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以前,在民间,端午节是不亚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赛龙舟年年都会吸引四方乡邻倾巢出动。除了赛龙舟,四川曾经还有端午掷李的习俗。”昨日,著名的四川民俗学者袁庭栋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形:每年端午将至,家家户户便开始洗粽叶、浸糯米。五月初四晚上,家里的妇女便围坐在油灯下,细细地包裹粽子。第二天睡醒,眼睛还没睁开,就能闻到满室粽香。
泰国木雕让人大饱眼福
在展销会上,除了来自中国各省的展品外,来自国外的展品也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外展区面积不大,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泰国等国的展品还是让参观者大饱眼福。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国家的特色进行布置,例如越南展厅,不仅摆上了本国人民过节的照片,还放置了各类草帽让游客可以随意戴上并拍照。而在泰国展厅,展台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木雕,有大象、花瓶、果盘等,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还有人看满意了,立即把精美的木雕手工艺品买回家。
滕杨 实习生 游佳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