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了,成都市民使出各种驱蚊招数:有人购买高科技产品,有人摸索出“土方法”2011年6月11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古龙笔下的“百晓生兵器谱”名震天下,夏日炎炎,蚊子伺机作害,各路强人亦不乏驱蚊高招———随着成都商报“人蚊大战”系列报道的推进,不少热心读者打进热线,分享自己的“驱蚊兵法”:“自制捕蚊弹”、“洋葱大用场”、“木乃伊来了”……
蚊香?蚊帐?花露水?除了传统的“驱蚊老三样”,昨日,成都商报四方打探,发现成都的驱蚊产品早已今非昔比!五花八门的驱蚊工具与“百晓生兵器谱”一一对照,总有一种适合你。
驱蚊·高科技
光触媒灭蚊灯:
市场价:180元~300元
杀伤力:★★★★★
如果蚊子会说话,它们肯定会咒骂一个姓刘的成都男人。没错,刘先生在顺城大街上经营一家“除四害”器材专卖店,蚊子见了这家店,都要远远地绕着走!要论店里的驱蚊之宝,刘先生称,非“光触媒灭蚊灯”莫属。这种灯发出紫光将蚊子吸引,蚊子一旦靠近就会被风扇吸入下面的盒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蚊蝇诱灭器:
市场价:30元~100元
杀伤力:★★★★
它有着多变面容,一会是喜羊羊,一会是多啦A梦,一会又是Hello Kitty。为了让儿子安心参加高考,谢女士一个月前把它搬回了家。和光触媒灭蚊器一样,它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紫光诱其深入,而紫光灯里隐藏有高压电极,飞虫进入就触电身亡。
驱蚊手环:
杀伤力:★★★
市场价:0.3元~9元
有一种戴在手上的圈圈,其实是用来驱蚊的!在网上,驱蚊手环、驱蚊贴卖疯了。以驱蚊手环为例,一家名为“平安大通旗舰店”的网店,一个月内竟卖出驱蚊手环26443个,相当于一天销售800余个,一些买家一次就买20个。据介绍,这类手环主要采用纯天然香茅精油制成,靠植物本身的味道来驱避蚊虫,每条手环使用寿命为240小时。
驱蚊草:
杀伤力:★★
市场价:20元~30元
花卉爱好者张女士表示,驱蚊草、猪笼草、熏衣草、清香木都有一定的驱蚊作用,猪笼草是用长出的“小瓶”吸引、套牢蚊子,其他三种植物都是靠自身散发的味道驱蚊。医生提醒,尽管驱蚊植物对人体无毒害,但气味浓郁特殊,有过敏体质以及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在卧室摆放此类植物。
驱蚊软件:
杀伤力:★
市场价:0元~2元
近期,多款所谓的驱蚊软件成为网友争相下载的对象。例如“灰狗驱蚊器”、“驱蚊精灵”、“电子蚊香”等,一些软件的下载次数已突破万次。据软件发布者介绍,无论是电脑上还是手机上用的驱蚊软件,基本上都是利用超声驱蚊原理。不过,成都商报下载了其中一款热门驱蚊软件进行试用,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蚊子依然在身边飞来飞去。对此,有专家解释,软件本身是不能发出超声波的,要发出超声波需要特定的外接设备,一般的PC机不具有这样的功能。
驱蚊·土方法
第一计:“木乃伊来了”
市民杨先生最近迁居郊区,郊区蚊子凶狠剽悍,让他吃了好几番苦头。今年备战工作做得充分,但第一夜就败下阵来。那晚,他在床侧点一盘高效蚊香,沿床帷周遭喷洒强效驱蚊剂,上床时将身体裸露部分抹上号称有效驱蚊7小时的某品牌驱蚊水。听说蚊子忌讳大蒜,晚餐时他特意吃下几瓣生大蒜,使大蒜素进入血液,可谓武装到了表里。可是,蚊子根本不吃这几套,突破层层防线,变本加厉轮番攻击,新式武器全部失灵。最后,杨先生用被子把自己蒙了个严严实实,再用衣服包裹着头,只露出鼻子,竟然一夜安睡到天亮。看了成都商报《人蚊大战》系列报道后,杨先生立即打来电话分享经验:“把自己武装成‘木乃伊’最好!方法虽笨,效果极佳!”
第二计:“洋葱大用场”
一只小小的洋葱,最近成了李明的宠臣。
前不久,李明正坐在电脑前写文章,蚊子在眼前飞来飞去。突然,他的右臂凸起一个大包,这是蚊子偷袭的结果,找来花露水,涂在患处,不一会便不痒了。没多久,蚊子又在他的脚踝处狠狠咬了一口。找来风油精涂在患处,膝盖上还是奇痒无比。他起身找来蚊拍子,对准花蚊子狠命打去,蚊子没打着,倒是把写字台上的玻璃打裂了一条缝,可见力度之大。倒是妻子,拿来了一盘切碎的洋葱,竟然成功驱散了蚊子。
李明给本报打来热线:“建议大家试一试洋葱驱蚊。要是不管用,还是要打哈!”
第三计:“自制捕蚊弹”
自古明不斗暗,大丈夫惧怕小人。对于蚊子,市民黄女士总是以宽容之心忍之,让之,躲之,避之。“用什么方法都行,我就是不喜欢打蚊子,好脏哦。”殊不知这蚊子不知好歹,得寸进尺,步步紧逼。有一次,黄女士睡觉前准备脱衣服,蚊子再次嗡嗡来袭。一怒之下,黄女士把脱下的衣服向蚊子砸过去———蚊子竟然不见了,并且消失了一晚!“莫非,这招天罗地网真的有用?”黄女士灵机一动,把以前不要的衣服,弄成一个包袱状,晚上要睡的时候,看见有蚊子就扔过去。屡试不爽之后,黄女士在自己家做了好几个“自制捕蚊弹”,四处送给有朋友,“大家都说很灵,又环保!”
驱蚊·我的故事
从艾草到电热蚊香液
一个80后经历的20年驱蚊武器变迁
27岁的白领王兰特别招蚊子,以至于出去郊游,朋友都喜欢挨着她玩,“有你在真好,蚊子都不咬我们了。”从小到大,王兰的生活就离不开各类驱蚊武器。
说起驱蚊,最早萦绕在她记忆里的,是一股烧艾草的味道。那时,王兰只有几岁,每年暑假都要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王兰的老家山清水秀,但蚊子也特别多。每年夏初,爷爷都要去田里割很多艾草,然后把几根艾草做一股,用三股编成一根约两尺长的“麻花辫”,再搁到房梁上面晾干。到了盛夏,干透了的“麻花辫”就派上用场了。每到睡前,爷爷就取一根下来,点燃一头悬空挂着,让艾草烟熏十几分钟,爷爷说,这个味道可以驱赶蚊子。这个土方法颇有效果,熏过后蚊子真的少了,再伴着满屋弥漫的艾草清香,炎热的夏夜就能睡得很安稳。
到了外公家,情况又不一样了。外公家里没有艾草,是用那个时候相当普及的蚊香,环环相连,绕成圆盘状。每天睡前,外公就会端来那个装有蚊香的盘子。蚊香本来配有一个小铁架可以直接插上去点燃,环着圆圈一直燃尽。不过,外公可不舍得这么用,他一般会掰一小截下来,拿铁夹子夹着点燃。蚊香散发出一股檀香味,也是王兰喜欢的,她总感觉在某种味道的保护下,蚊子就不敢轻易来作案了。
王兰十岁左右,开始流行灭害灵喷雾,几乎家家必备。妈妈总把灭害灵放得老高,不让她和弟弟够得着。每次使用时,一定是全家要出门的时候。妈妈将窗户紧闭,用灭害灵绕着屋子喷一圈,然后锁门走人。回家后,王兰总忘不了四处数数苍蝇、蚊子的尸体。有一次,她和弟弟终于逮到了玩灭害灵的机会。他们找到了一只个头很大的苍蝇作为目标,照着它一阵猛喷,之后,苍蝇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不过,事后王兰少不了被妈妈一通臭骂。
上高中时,王兰开始住校。寝室里人员进出频繁,跟着溜进来的蚊子自然不少,因此,每人必备一件最原始的驱蚊产品———蚊帐。花露水、驱蚊水王兰都是换着牌子用的。她还一度对灭蝇灯很感兴趣。看着黑暗中,一处幽幽的紫光亮起,蚊子前赴后继地扑腾上去,然后被挂在电网上。
上大学的时候,王兰见到了室友拿来的电热蚊香液。室友介绍说这是最新、最先进的驱蚊产品,是蚊香的替代品。插上电源后,蚊香液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味道,习惯了以味道来判断是否被庇护的王兰很怀疑它的功效。不过,事实证明,新产品是经得起考验的,那一晚,一只蚊子都没来。同时出现的还有电热蚊香片,效果同蚊香液差不多,也不错。到现在工作了,这两样东西仍然是王兰最常备的驱蚊武器。
成都商报 王蓟 王梅 实习 范筱苑 卢祥龙
热线互动
成都商报《人蚊大战》系列报道引来众多市民的关注。《人蚊大战之“又见硝烟”》激起读者对蚊子的愤慨;《人蚊大战之“知己知彼”》则让读者大开眼界。连日来,数十名读者拨打了本报热线。
炎热夏夜,你是否曾被蚊子折磨得难以入眠;你是否曾被蚊子叮得满腿是包,没法穿漂亮短裙;你是否被人称作“活体蚊香”,只要你在,蚊子就不会咬别人……成都商报热线86613333-1继续开通,一起来发发对蚊子的牢骚,分享灭蚊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