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不锈钢原材料及制品价格随之暴跌,内地不锈钢市场步入寒冬,号称“中国不锈钢名镇”和“不锈钢之乡”的戴南镇更是首当其冲。包括戴南不锈钢市场400余家商户在内,全镇近1200家不锈钢企业普遍出现亏损,其中超过60%的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余也被迫限产或转产。11月10日,当地著名的不锈钢企业江苏兴利来特钢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存林因资金链断裂而投水自尽,在整个不锈钢行业一时间人心惶惶。
镇西头的戴南不锈钢市场内,商户刘洋(化名)还在屋内躺著看电视,“金融海啸一来,我们都变得轻松多了。以往这个时候正忙得不可开交呢,现在可是比过年还要清闲。”他一边抽著烟,一边略带调侃地说道,“现在大家都没生意,午饭以后,每家每户都开始搓麻将了。”
刘洋一家在戴南不锈钢市场内开有一家“夫妻店”,主要经营不锈钢板材。
企业60%停产半停产
戴南镇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兴化市,素来以生产经营不锈钢制品闻名于世。惟是这个小镇总人口不过10万人,从事不锈钢行业人数就多达6万,年产不锈钢制品7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七分之一左右。以至于很多当地人向外介绍自己家乡时都会非常自豪地说,“戴南仅每年生产的不锈钢丝就可以环绕地球9圈”。
同时,戴南镇内有两个专营不锈钢原材料和制品的专业市场,即是戴南不锈钢市场和戴南不锈钢交易城。目前,这两家市场内均有400余家商户,年交易额也都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业内的影响力不容低估。
11月26日和27日两天,本报记者分别来到上述两家市场。现场所见,戴南不锈钢交易城内大约90%的商户均已关门停业,仍在营业的商户也是门可罗雀。一名仍在营业的温州籍商户表示,很多商户原本都是以高价进货,但在价格暴跌的情况下,以现有价格销售肯定亏本,“做了亏本还不如不做”,因此大多选择暂时停业,等价格回升后重新开业,或者直接将店铺转让出去。他本人的店铺由于存货不多,目前尚能勉力支撑,不过若然市场进一步恶化,恐怕也难免停业。
戴南不锈钢市场的情况也大体相同。一名专门承接不锈钢物流业务的公司员工称,以往每天至少要发送50吨左右的货物,公司8辆货车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但是现在货源严重不足,公司不得不上网寻找货源,并将每吨货物的运费由原来的400元降至300元,即便如此,每天的运货量还是不到以前的一半。市场萧条由此可见一斑。
价格一年暴跌九成
戴南一家不锈钢企业老板介绍说,中国不锈钢行业在经历2006年的疯狂飙涨之后,2007年开始出现较大波动。今年9月份国际金融海啸爆发后,价格更是一路暴跌。例如生产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镍的价格在前年一度高达每吨48万元,至今年8月降至15万元,而目前的价格只有7万元左右。短短三个月降幅超过50%,其它部分原材料价格的降幅甚至达到三分之二左右。
原材料价格下降也直接导致不锈钢制品价格的大幅下降,例如目前畅销的304不锈钢,前年每吨的价格一度高达36万元左右,今年年初降至25万元,此后逐渐回落,中秋过后价格急剧下挫,目前每吨价格只有1万多元,一年之内价格暴跌90%以上。
在此背景下,以往高价购入的库存货物价值都大幅缩水,且“存货越多,亏损越多”。刘洋说,他一个好友的工厂内有几千吨存货,目前每吨已经亏损10000多元,而投水自尽的包存林则据称亏损数亿元之多。
刘洋夫妇去年听从朋友建议及时抛售存货,目前只剩下30多吨,亏损额为100万元左右。他说:“坐在家里的人感觉不到金融海啸,但我们做生意的人真是感受很深啊。”
政府救市杯水车薪
在普遍出现亏损之后,当地不锈钢企业和行业协会多次向戴南镇和兴化市政府寻求帮助。10月31日,兴化市政府决定从11月起,所有行政部门对不锈钢企业暂停收取辨费,市财政拿出5000万元周转准备金,为不锈钢企业提供应急资金等。11月20日,兴化方面又邀请泰州银监分局和10家银行的负责人座谈,寻求各大银行对当地不锈钢企业的支持。
戴南不锈钢行业协会秘书长沈培林表示,目前兴化市和戴南镇政府以及戴南不锈钢行业协会,都在帮助不锈钢企业树立信心,大多数企业都相信能够挺过难关。他说,11月份不锈钢原材料价格比10月份下降一半左右,产成品价格却没有下降一半,因此相对有了一定的利润空间,一些不锈钢企业正在逐步恢复生产。
不过,包括刘洋夫妇在内的多名不锈钢企业代表认为,政府的救市行为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戴南近1200家不锈钢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真正能够救市的还是市场本身,我们只能希望金融海啸不要继续加剧了。”刘洋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