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物价波动引人关注。在介绍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的积极作用时,合肥市物价局相关人士说,在参加全国同行业专业工作会议时,他听到了外省市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印象深刻的有广东省及的经验介绍。在此,记者综合采访内容及相关公开报道资料,看看外省的价格调节基金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广东省
1.96亿元价调基金保民生
广东省2010年总共用了1.96亿元物价调节基金扶持生产,调节物价,保障民生。其价格调节基金的使用方式,一般有三种:给低保户发放补贴、补贴生产者、补贴经营者。“给困难户发价格补贴比较直接,但是效果不如补贴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好。”有专家认为,前者是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而后两者才是真正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供需平衡,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在1.96亿元物价调节基金中,1.58亿元的省级基金给予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低保价格临时补贴和大中专院校家庭困难学生伙食补贴两项补贴,并推进蔬菜大棚、冷藏设施和平价门店三项建设,补贴生产者和经营者;3832万元价格基金中,佛山、东莞、中山等市,都只采取给低保户和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一种形式;惠州和韶关除发放补贴,还有部分基金用于扶持菜篮子生产基地。
广东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稳定物价做得最好的惠州市,除了用589万元用于低收入群体的价格临时补贴和燃气补贴,还有315万元用于扶持蔬菜生产和大棚建设,123万元用于平抑物价,补贴经营者开展平价门店建设。2010年12月21日,惠州第一家大型平价农贸市场——华隆市场揭牌。该市场平时价格与其他市场差不多,但是当物价急剧上涨时,通过政府的补贴,它则会以较低价格卖出农产品,形成一个标杆效应,影响其他市场。“通过市场手段,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太原市
1元菜让更多市民得实惠
“蔬菜价格出现大的波动时,通过对某种大众菜进行限价,如土豆1块钱等,调节蔬菜价格,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据介绍,太原市物价局去年11月下旬,采取了土豆限价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为平抑市场蔬菜价格以及补贴低保对象等城乡低收入群体,动用了2000余万元价格调节基金。
“该市动用市级价格调节基金,向全市最大的蔬菜批发企业太原市河西农产品有限公司先行拨付100万元,并要求该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免收或减收相关费用,积极配合政府各项措施,使全市蔬菜价格有明显回落。”同时,太原市下发市级价格调节基金1922万元,对15万余名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补贴时间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共计5个月。补贴标准为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每人每月30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20元。
□本报记者 王进/文 斗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