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华 庐阳区三牌楼街道四牌楼社区
■年龄:45岁 爱好:手工编织
一张皱巴巴的糖纸,放在她手里,很快变成翩翩起舞的少女;废弃的玉米皮,经加工变成美丽的风景画;鸡蛋壳经过她的巧手打磨变成一件艺术品;用傻瓜机拍的照片,竟然获得国家大奖。她,就是三牌楼街道居民张华,她是位两耳失聪的玻璃人,但心灵手巧,是位手工DIY民间高手哦。
玻璃人有双灵巧手
今年45岁的张华家住庐阳区三牌楼街道四牌楼社区,因患有先天性骨软,让她从记事起就先后骨折13次,两耳失聪,整个人就像个“玻璃人”。张华12岁时才读小学一年级,别的同学在课间时跳橡皮筋,她只能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长期待在家里的张华常盯着一个事物思考,腿脚不方便,不服输的张华就从手上下功夫,于是一切和手工有关系的东西都成了她的爱好,她喜欢上了集邮,用废旧果皮作画,用各种纸折小人,用钩针做女红。
说起张华的手工作品,用玉米皮制作的敦煌少女算是张华的处女作了, 24年前,对古典戏剧《丝路花雨》的喜爱,让张华用玉米皮制作出她心目中的敦煌少女。“先要精心地挑选玉米皮,然后把皮放在锅里煮,晒干后用炭精粉作画,裙子用刺绣绣花,做好之后还要经过特殊加工,不然不能长久地保存下来。”在整个的制作过程中,张华手上留下了不少刀片刮痕。
“我当时想,做一些工艺品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张华告诉记者,开始喜爱上手工纯粹是为了自己的身体,但是随后的日子,因为喜爱,她渐渐爱上了手工制作,而且她工艺品涉足的面越来越广,手越来越巧。可是尽管这样,灾难并没有就此怜悯她。1994年的一天,张华因一场车祸导致双耳失聪。从那以后,张华做起事情来更加不方便,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了,她将精力放在油墨画和工笔画上。
“作画需要人能沉得住气,一定要有耐心,有时候一幅画需要画很久才能完成。”张华告诉记者,平时自己不论多么急躁,只要坐在书桌前,铺开画纸,整个人就立刻安静下来。
因手工交知心朋友
张华有自己的QQ,空间里都是自己的作品展示,记者一幅幅看下来,惊叹不已,但是更让记者感动的是,每一幅作品下面都有许多人留言。张华告诉记者,这些人一些是她的朋友,一些她还没见过,都是慕名前来的。因为制作手工,让张华的世界变得开阔了,同时也让她结识了许多朋友,而且大部分都是残疾人朋友。
张华经常把自己的技术教授给别人,有的残疾人朋友不能走动,张华就亲自上门去教他们,陪他们聊天。现在的张华和丈夫一起开了个家庭旅店,旅店非常简陋,生意也不是很好,但是乐观的张华还是笑嘻嘻地待人接物,面对生活。
(编者注:DIY系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思是“自己动手制作”。)
□通讯员 张泰丰 胡燕华 李丽 本报记者 杨赛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