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11年合肥经济圈城市科技型企业银企对接会召开,99家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带着自己的项目,来寻找金融机构的支持,试图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困惑。
据介绍,这次是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来,五市首次在银企对接方面的合作。这种合作,日后或将成为五市在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一种常态化机制。
缺资金
99家科技型企业急需融资
缺钱,这是大多数中小型科技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我公司发展前景乐观,但对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大方面急需资金注入”、“如果不予支持,公司很难继续走下去。”……当记者翻开由合肥科创中心编制的《2011企业融资需求汇编》,看到诸多类似的需求。
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说,往往中小型科技企业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资金。为准备这次银企对接会,合肥科技局就对合肥及合肥经济圈城市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征集,通过整理分析后,最终得出99份需求报告。
“与中大型企业相比,他们融资需求不大,从50万到6000万不等。”朱策说,这次收集的99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总额是15.6亿元,这些资金大多是技术研发、材料采购、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缺口。
贷款难
博士押上房难解资金缺口
贷款难,同样也是大多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遇到的共同难题。
有着“千人计划”头衔的留美博士陈峰,对此深有感触。当初为了获得银行100万的贷款,他把自家房子都押上了,即使这样,这笔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6000万的融资需求。
陈峰说,获得银行贷款需要提供有形资产作为抵押,但大多科技型企业只有无形的资产,如技术、项目等,在银行看来,这样的资产风险性很大,银行一般不愿意涉及。
朱策说,科技型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它们迈不过银行的贷款门槛。这次由政府牵手,为金融机构与企业搭建对接桥梁,引入风投、担保公司、产权股权交易所、租赁公司等多种金融产品,邀请了54家金融机构,为这些企业寻求资金支持。据介绍,在对接会上,形成签约项目27个,签约金额4.8亿元。
银企对接
是五市首次或将成常态
与以往的银企对接不一样,这次是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的中小企业共同参与,这也是合肥经济圈建设以来,五市首次在银企对接方面的合作。
“今天是一次尝试,如果效果好,以后也将可能成为常态化。”朱策说,这次的99家融资企业,有25家来自合肥经济圈其他四个城市。此次圈内五市企业共同寻找资金支持,是“金融同城”的很好的尝试。同时,“作为‘合老大’,合肥有责任为兄弟城市提供此类信息和平台”。
合肥市科技局科创中心常务副主任袁程说,圈内五市共同举行银企对接,也能扩大合肥经济圈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今天的会上,有一家天津的创业投资公司就是特意赶来,希望能在会上了解到更多的企业融资需求”。 林兰香 本报记者 蒋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