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召开的合肥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了《2011合肥市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今年将力争实现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会上还建议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等做法,让学生和更多百姓吃上“便宜菜”。
合肥今年CPI涨幅力控4%左右
会议透露,合肥今年将力争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肥市物价局拟定了《2011年合肥市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要求物价、农委、粮食等各个部门联合,抓住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牛鼻子”。
十类商品不破20%上涨限
会议透露,合肥市拟通过多部门联手合作等方式,建立起针对全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费用价格调查制度,编制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从而建立起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为实现此目标,合肥市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列出“杠杠”,其中杂交米、特一粉、菜籽油、鸡场蛋、小白菜、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和猪后座肉等10大粮油和蔬菜类商品的上涨幅度不得突破2010年平均价格水平的20%。“这些动作将是合肥市完善改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与困难群体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工作的重要一环。”
10个农贸市场将新建改造
菜价牵动人心,市场成本也是一个原因,会议透露,“合肥市今年将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0个,建立10个大型商业流通企业协调机制,保障农副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货源组织供应”,合肥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供应,包括粮食、油脂、活猪在内的储备都落实在“数字”上,如2011年就要有1万头活猪的储备任务。
大宗生活必需品政府主导
吴存荣要求,各有关单位必须做好猪肉等重要商品的市场调查、信息对称和建立储备等工作,“大宗生活必需品将来要尽量由政府主导”,“重要的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则必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不能随意交由开发企业去做。”他还强调,要切实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高校等大单位应尽量引导他们直接实现与产地对接、配送从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多吃本地菜,而对困难群众已经执行的价格上涨发放补贴的工作“丝毫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