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近期持续低温天气下保障公用行业安全运行情况。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出现低温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自2010年12月29日以来的近一个月内,济南市最低气温持续在-5℃以下,比常年平均气温低4℃,其中,有17天最低气温在-9℃及以下,预计未来一周还将持续低温。
由于济南的市政公用设施多以最低-7℃为标准设计,因此持续的低温天气,给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安全运行和稳定供给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一方面,受低温冰冻和干旱天气影响,今年总体供水量比往年同期增加约10%。另一方面,持续低温造成南部水厂原水输送渠道和玉清水厂沉淀池大量结冰,市区供水干管连续受冻开裂,供水设施正常的运行能力难以发挥;鹊华水厂正进行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改造工程施工期间日出水量减少10万立方米。目前,济南市日供水量达72万立方米,与去年酷暑时的供水量相当,比去年同期多10万立方米。
为弥补每天10万立方米的供水缺口,该市在以往日采4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同时,近期每天加采济西、东郊、西郊等地下水源4万立方米,用于增加供水量和提高管道水温,减少因温度变化造成的管道暴裂。同时对玉清、鹊华两个水厂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保障两大主力水厂的生产能力。
持续低温造成了天然气需求猛增,而上游供给计划增长缓慢,供应形势严峻。目前,济南市日供气量在110万立方米左右,而实际供应为102万立方米,有8万立方米的缺口,如果气温再下降,实际需求将增至120万立方米/日,缺口增至18万立方米/日。冬季的持续低温天气,对各类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表示,将努力增加天然气气源供应,最大限度争取中石油、中石化的气源供应。同时,启用5部压缩天然气撬车、2座CNG减压设施,加强机动气源补充。在原则上会优先保证居民用气,适当限制或停止工业用气,对锅炉用户采取避峰用气措施。
在供热方面,记者了解到,持续低温使得部分末端用户室温有所下降。对此,济南市市政公用局多措并举,一是要求所有设备满负荷运转,加快金鸡岭热源厂扩建1×70MW热水锅炉、丁字山热源厂1×64MW、小鸭热源厂扩建工程2×35T/H蒸汽锅炉、北郊热电厂1×70MW热水锅炉设备调试进度,确保关键时刻有效弥补低温天气下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多渠道寻找煤源等措施,加大煤炭储备力度,截至目前,济南市供热煤炭储备44.27万吨,可使用20天以上。三是降低工业、公建采暖负荷,重点保障居民正常采暖。另外,北郊、明湖、南郊3个热电厂目前已做好联网联运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