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济南女孩刘汉格独自乘坐公交回家时走失,至今没有音讯。日前记者从警方获悉,去年“五一”、“十一”假期,济南市每天走失儿童数比平时多三四倍。
假期中,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当他们与家长走散后,他们会怎么办?昨天,在征得家长同意后,本报记者在泉城公园对部分孩子进行了走失演练。
演练:“走失”孩子四处找父母
昨天上午9:30,四年级男孩李猛走出泉城公园水上滚筒游乐区时发现,在跟父母约好的地方,没有父母的身影。他立刻在附近转了两圈,仍然没看到父母,他猛然间拔腿向公园门口方向跑去。幸好,李猛在路途中遇到了被记者事先“藏”起来的父母。
李猛告诉记者,发现父母不见时,他准备跑到公园门口去找父母。如果找不到父母,就打算借叔叔阿姨的手机,给父母打电话。
8岁的晓娜发现妈妈不见了踪影后,沿路奔跑四处寻找起来。当然,她很快就见到了事先藏起来的妈妈。
昨天上午,记者在泉城公园对8个小学阶段的孩子进行了走失演练,让他们的父母突然“失踪”。大多数孩子都立刻紧张地奔跑起来,四处去找父母。
调查:六成孩子缺失走失教育
昨天,泉城公园里多是带孩子游玩的家庭。孩子一旦与家长走散,该怎么办?对此记者随机调查了二十余位小学年龄段孩子及其家长。
调查发现,约六成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走失方面的安全教育,这些家长认为,他们都是紧跟着孩子,不会出现走散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多集中在中低年龄段。
另外约四成家长曾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讲过走失的相关安全知识。方法大都是:不与陌生人说话,向身边的叔叔阿姨求助,借手机报警或给父母打电话。少数人讲到向公园的工作人员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