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订单持续增长,
欧美订单不给力
走进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的圣鸿集团,工厂里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哒哒哒”的缝纫机走布声,预示着一年的旺季到了。但是,圣鸿集团外贸部经理单华兴却感觉压力巨大,“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接到了去年80%的订单量,而接下来的日子,订单不会太多,预计今年的圣诞订单会比去年少10%。”下午6时,单华兴还在加班,对于外贸部来讲,企业一年的订单几乎都在三四月,“圣诞礼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10月份开始会陆续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架,现在正是接单生产旺季,9月份,制作好的圣诞礼品就会送到国外。”单华兴介绍说,为了不错过国外经销商的大订单,外贸部的工作人员几乎时时挂在网上,遇到询单的经销商,第一时间回复他们的问题。
“我们是第一时间接触国际买家,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欧美国家依然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单都比较小心,不过南美国家就好很多了,订单量逐年递增。”单华兴说,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洲国家,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世界杯、奥运会将在南美洲举办,人们的购买欲望非常强烈。但是,这些国家的订单量还不及欧美订单的1/2。
小型圣诞礼品
生产商或将持续减少
欧债危机的蔓延,美国经济回暖乏力,让永康圣诞礼品生产企业感到了寒意。“我们企业还好,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讲,很可能会被汇率和人工成本拖垮。”永康市星辉工艺品厂总经理陆育纪说,2000年,他初做圣诞礼品时,利润可以达到150%,而现在利润最多只有15%。他以订单单价为两美元一只的圣诞帽为例,2006年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为8.3∶1,相对于一顶圣诞帽就可以销售16.6元。而现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已经是6.3∶1,一顶帽子销售价仅有12.6元人民币,相差4元,然而人工费用依然在上涨,利润空间一再被挤压。
“产品的价格应该由市场决定,国外经销商不可能因为中国的汇率变动和人工成本而抬高价格,像我们这种大企业还好,在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上有保证,因此我们会和采购商锁定汇率,以保证我们的利益,但是小企业就没有这个优势了。”陆育纪说,小型圣诞礼品加工企业因为生产力不足,只能接小订单,一旦其要涨价,对价格敏感的采购商便会找替代厂家,因此,很多小企业经常是为了留住客户而亏本生产。
国际形势倒逼
企业产能升级
经济不景气,国外采购商分毫不让,一压再压的价格使得生产圣诞礼品的企业处境艰难。为了留住客户,一些企业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和诸多生产厂家的互相竞争,企业也在改变经营策略。
“今年原材料价格有所下跌,但人工成本上涨,大约上涨了10%。”陆育纪说,目前,公司新厂已经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茜草生产设备———茜草机,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一些圣诞礼品加工设备,目前已经投入近10万元,陆育纪保守估计,还要再投入10万元左右才能研制成功。有了设备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口碑。
单华兴说,对于其公司来说,今年的服装行业不景气。因为圣诞礼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旺季通常在暑假,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他们将招聘大批素质不错的大学生,对产品进行组装,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假生活,同时也给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圣诞礼品企业也开始关注中国节庆文化产品,打算由全出口型企业转而做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