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已连续16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9年再次荣膺“长安杯”,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站在新的起点,合肥在摸索中不断创新,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不断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即日起,本报推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合肥在行动”连续报道,以求多层次、多角度反映我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涌现出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
合肥晚报讯 用两年的时间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省会特点、合肥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把社会建设像经济建设一样去抓,以项目化的方法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从社区起笔,写社会管理创新华章……自去年我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真抓实干,认真落实试点市工作任务,不断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
两年内打造 全新服务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社会建设,在惠民利民中创新社会管理,连续16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005年荣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2009年再次确认“长安杯”,各项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确定为试点城市既是对合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富于创新精神的合肥人,再次起航,决定用两年的时间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努力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管理格局,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省会特点、合肥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
以项目化推进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社会管理创新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更要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把社会建设像经济建设一样去抓,以项目化的方法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合肥试点工作的一个特色。我市在项目分解上想点子,根据“实施方案”,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任务逐一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项目内容、项目保障、项目要求,并做到牵头领导原则上是一名,牵头单位必须是一个。同时细化项目,对“项目书”上指定的23个项目,各牵头单位必须对项目进行细化、实化,拟出详细的项目书报市领导小组,然后与市发改委进行对接。在项目推进上,合肥将在指定项目上报以及自报项目出来后,拟定项目推进方案和项目督查考评方案。
社区服务管理 “四化”建设显成效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市上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以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为例,目前各县区正深入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四化”建设。经开区将建成区53平方公里划分为119个网格,从社区居民中选聘119名社区责任网格员,进行“面对面”的便民服务和协助社会管理工作。庐阳区利用人口社会事务信息系统,在全区744个社区(村)网格的基础上,首先搭建全区政治、经济、人口社会事务综合信息的平台(一期工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经建立起的平台陆续整合和衔接数字城管、数字民政、数字党务管理综合服务等数字平台,以及各部门网上申报、审批项目等平台和系统(二期工程),搭建起该区数据信息“变多平台为一平台”的全区网上办公、便民服务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平台。在基层综治中心建设方面,目前全市105个乡镇、街道、园区全部建立了综治工作中心,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