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6日,合肥市召开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在这场决战中将如何作为?
邓真晓: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争创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应该说,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既形势喜人,又态势逼人;既充满成功的希望,又面临诸多困难。扎实做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在把握大局中坚定创建信心和决心,要用创建的过程树立合肥的形象,用创建的过程提升合肥的环境,用创建的过程增强合肥的核心竞争力,用创建的过程惠及广大市民,始终以“追赶者”的心态和“倒计时”的状态,积极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创建体制机制,以更大决心、更大魄力,加快推进改革步伐,更好地为创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关注细节,在强化管理中提升创建水平,在继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加强“过程监管”、弘扬法治观念上下功夫,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体现城市现代文明的每个细节做起。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在凝聚合力中落实创建任务,全面强化属地管理、协同配合、督查考评和宣传发动,继续在全市形成“一盘棋”、“大合唱”。文明创建期间,城管局要着力打造环卫作业升级工程,全面提高环境卫生管理品质。着力打造人行道“序化”工程,全面规范街面秩序。着力打造城市“脸面”工程,全面提高城市容貌品位。着力强化全程监管,全面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管理。着力推进执法标准化,全面提高城管执法水平。着力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动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进程。
记者:合肥近几年通过大建设和大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阔步前进。这对合肥市文明创建工作起到了什么作用?
邓真晓:“路文章”精彩纷呈;“水文章”繁花似锦。近年来,大建设和大发展,为合肥写就壮丽的城建史诗,城市容貌日新月异,这为合肥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硬件支撑。城市的发展,资金项目可以引进,发展模式可以模仿,但城市的气质精神无法复制。现在,城市的骨架已经健全,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强壮其体魄、丰富其内涵、培养其气质!我们必须把文明创建作为涵养城市气质的平台,通过点滴积累,历练现代大城市的胸襟气质。这就要求文明在具体的创建实践中,必须紧紧围绕打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的这一目标,坚持以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让城市文明与发展同步;必须从每个人的言行抓起,以文明的言行铸就文明的市民,以文明的市民造就文明的城市。
记者:城市建设和管理做得怎么样,市民都能感受,如何让他们也能参与其中呢?
邓真晓:文明创建,根在群众。美丽合肥、清洁合肥、文明合肥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每个市民的共同参与,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的市民用心呵护。群众是我市文明创建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向着“全国文明城市”进发,合肥将始终不渝地恪守 “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的理念。
文明创建,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这块牌子,更是创建的过程。文明创建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城市的提升,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是惠及于民的生动体现。坚持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在实惠群众中教育群众,在丰富活动中提高群众,最终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最终实现共同参与创建、共同打造文明合肥、共享文明成果。“最美街道评比”活动,就是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把创建向群众身边做的有效载体。
记者:在您的心目中,最美街道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您对“最美街道评比”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邓真晓:文明创建,关键在基层。我认为最美街道的形象首先得体现通透、清爽、整洁和美观等四个基本原则,这是“硬件”。其次,最美的街道还要突出“人”的美丽因素,这是“软件”。对于硬件,以往我们只注意地面的环境和形象,现在对“美”的含义已经宽泛至平面、立面乃至空间范围。不仅仅是指地面环境卫生。地面是否干净整洁?墙面是否存在乱张贴?高层建筑立面是否整洁?有无乱设广告现象?空间是否通透?秩序是否井然?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评定最美街道的准绳。
对于软件,最美街道当然还要有最美的人,要不断提升市民素养,让最美的人参与到最美街道的建设中去,共同创造美好城市生活。
记者:您认为媒体如何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发挥作用,履行使命?
邓真晓:媒体是引导者、推动者、策划者、推动者,媒体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会更多地重视和依赖媒体的作用。媒体的作用应始终贯穿在创建工作中,引导市民培养良好习惯,提升文明素养。作为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服务的历史使命,通过媒体这个强大的平台,加强对市民的文明创建知晓率。人民的城市需要人民共同管理,通过媒体,吹响文明创建的号角,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文明创建中来,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记者:“最美街道评比”如何与文明创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
邓真晓:街道就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在发展的道路上,街道的发展往往体现着城市发展的过程和速度。我们想通过评选最美街道活动提供的平台,真正将街道建设、管理与辖区广大居民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营造出“创建和谐城,文明在我家”的良好氛围,在活动中丰富文明创建的经验和财富,以促进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发展。
记者:各县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最美街道评比”?
邓真晓:“最美街道评比”活动非常新颖,是用全新的视角引导一个城市去发现身边的美。这样的形式,能让市民更自然、更广泛、更积极地参与到我市文明创建活动中去。县区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最美街道评比”工作中去。
记者:您分管市文明办和城管局以来,有什么样的工作感受?
邓真晓: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是合肥发展的“黄金五年”,也是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摒弃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惯性思维,找准目标和方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区域型特大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基本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和谐有序、整洁优美的城乡市容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力争在“十二五”中后期实现“中部创第一、全国争一流”的发展目标。
胡少殊 傅学德